什么是广度与深度
想要想做一名架构师的同学,大都会听到一句话:“一名架构师要有技术的广度与深度”。很多同学在跟hr交流的时候,或者跟领导、行业大佬交流的时候,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建议:“要做一名T/π型人才”。
那么,广度要怎么理解,深度又要怎么理解呢。我们掌握了一些知识或者信息,需要达到一个什么程度,算是覆盖了广度,或是达到了深度。
我个人的感受是,当我们对知识、信息达到了,
- 能够理解其中的原理与逻辑,同时能够自己进行复述,则算是达到了广度的覆盖
- 能够机遇已有的信息,思考其深层次的逻辑,举一反三的实践或思考总结,并能达到一定效果,则算是深度的掌握。
我们每天会浏览五花八门的信息,会folloe各种博客阅读新的思想。多数时候,我们以为我们已经了解其中的相关内容,其实我们仅限于“知道“。我们没有能够梳理其中的逻辑,也更无可能无法复述其中的逻辑。但是没有关系,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,不可能对大多数信息都能完整了解。 对于我们需要去了解的领域,则需要做到”广度式“的了解。比如很多人打王者荣耀,有的人只是消磨时间,有的人则会去了解每个英雄的连招、出装、阵容搭配等等。前者算不得广度,即不能在相亲介绍中的兴趣爱好栏写打王者荣耀,顶多只能写无聊时打打王者。做到深度掌握打王者打同学,则要摸清楚某个英雄的各种细节,在各种场景中如何操作。
当然,具体要掌握到什么程度,取决于自己。比如我,就只是无聊时打打王者。
如何达到广度与深度
我曾经咨询过一位架构师,聊“如何覆盖技术的广度与深度”。在我的工作内容中,甚少会接触大数据工程,也没有直接接触AI项目(两大当前热门“泡沫”领域),我如何让我的技术覆盖到那里呢。我收到的回答是:“当你需要的时候,你自然会去学习去了解。”
需要的时候,是一个很有趣的描述。什么是需要的时候,想“知道”一下,方便吹牛的时候扯扯专业名词;想“了解”一下,虽然用不到但是可以学一学原理;想“挖掘”一下,在某个项目中应用。还有其他的各种情况,都会成为需要的时候。
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,要达到知识掌握的广度,其实不难。要了解一个领域的知识,有各种各样的搜索引擎和问答社区,可以找到资料。无论是否正确,逻辑总能在一定程度上自洽。要找到不自洽的点,当然需要更深入的学习理解了。如同狼人杀发言,论述粗看一定有道理,至于是不是真的合理,就需要高级玩家才能分辨出来。
有计划的拓展广度和深度
虎年马上要到来,也是2022年的一月份,很多人都会给自己做计划,也有很多人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。计划的执行可能也都不一样。我十分建议,能够为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拓展做足计划,且最好是有长时与短时计划。也许有的人不知道未来三五年自己会做什么,但是大家多少都有一个方向,或者有些兴趣点。
有计划的去拓展和达成,可以让自己持续的达到某些里程碑,从而持续对自己形成正向激励。